实行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
依据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据二:《企业法》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机构
依据三:《工会法》
N6: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N19: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
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
理。
N20: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
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
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N38: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
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
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
参加。
依据四:《劳动法》
N8: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N33: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依据五:《劳动合同法》
N4: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一、对民主及民主管理的新认识
(一)什么是民主?
⒈对民主的界定
⒉民主从何而来?
⒊民主的特点
(二)什么是民主管理?
——职工依据法律规定,以主人的身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对单位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及其它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三)民主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管理途径的互补
★管理主体的互补
★管理方式的互补
★管理目标的互补
二、制度保卫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制度
(一)厂务公开制度的由来和背景
(二)厂务公开的适用范围
(三)厂务公开的内容
国有企业厂务公开的内容
非公企业厂务公开内容
(四)厂务公开的形式
⒈职代会
⒉固定的公开栏
⒊涉及厂务公开一般性事务的形式
⒋了解职工对公开反映的形式
(五)厂务公开的时间
(六)厂务公开的机制
厂务公开领导小组
厂务公开主体
厂务公开监督小组
厂务公开日常工作机构
厂务公开办公室
(七)厂务公开的四个否决权
(八)公开程序
(九)厂务公开的监督保障措施
(十)经验